1936
122
450
序号 | 学院(部门)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K创工作室 |
01 | 城市建设学院 | 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长 效机制研究 | 师亚平 | 卜帅、桂亚可、夏盼雨、闫丽霞 |
02 | 城市建设学院 |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测 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 李岩 | 李明飞、王晓艳、张帆、王琳 |
03 | 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为例 | 马骁骁 | 郭莹、王郡琪、许陈晨 |
04 | 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 | 数字教育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英 语专业四级提升教学研究 | 刘敏 | 陈友艳、张莎、张竹娟、张萍 |
05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 业课程思政建设范式探索与实践 | 盛航 | 王娜、王璟、薛亚楠 |
06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管理学” 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 梁惠珍 | 李雪桐、李小丽、石瑞、苏嘉明 |
07 |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 产教融合视域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吴航行 | 杨华,马慧,李文,王俊荣 |
08 |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 “双创”教育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 崔丽华 | 刘晓克,郑湄久,边青 |
09 | 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分解及其达成保障体系研究 | 古志刚 | 张露、杜金霞、薛红梅 |
10 | 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模块化建设 | 李欢 | 王沁竹、刘妮、闫文莉 |
11 | 公共基础部 |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线性代数教学内容优化 | 古志刚 | 张露、杜金霞、薛红梅 |
12 | 思政部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问题链和团队探究化”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 戴军 | 陈雪梅、刘虹豆、张璐宁、王小叶 |
13 | 教务处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月评教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以某民办院校为例 | 费珊珊 | 王璟、蒙婕、余娟、赵青 |
14 | 就业办 |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体系构建研究 | 刘灵娜 | 刘逸舟、刘虹豆、陈雪梅、郝悦歆 |
15 | 信息化办公室 |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社团化培养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孙鹏 | 高敏、樊湘夫、韩超 |
序号 | 学院(部门)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组成员 |
1 | 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 | 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东南亚地区第二语言推广探索 | 杜飞 |
李宣颐、张菊红、慕涛、陈苗 |
2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基于教学内容重构的大数据核心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 董欣格 |
薛亚楠、屈静、胡秋实 |
3 | 外语中心 |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精准化教学改革与学生评价研究 | 李丹 | 杨丹丹、强娇娇、白晶、张月莹 |
4 | 公共基础部 | 高校实验室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保障研究 | 张爱君 | 刘耀辉、严丽丽、车亚莉、薛彦青 |
序号 | 学院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组成员 |
1 | 城建建设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王瑾 | 庞嘉良、李任娴、贾西宁、屈钧利 |
2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基于OBE理念的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 | 陶水侠 | 李然、肖飞、张铭真、王青亚 |
3 | 基于4-H科学探究模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 | 王青亚 | 张铭真、陶水侠、李然、张全胜 | |
4 |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 “大思政”视域下西安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班导师制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 | 杨华 | 马慧、丁晓影、严丽丽 |
5 | 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 周燕 | 陈雪梅、丁雪芳、古志刚、王沁竹 |
6 | 基于0BE理念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 丁雪芳 | 周燕、冯佩、杨娇娟、雍蓉 |